許多人對浪費糧食已經習以為常:
在市場過量採購食物,任由家中的果蔬變質,或是超量取餐。
這些習慣加劇了自然資源壓力,破壞了環境。當我們浪費糧食時,也浪費了生產過程中付出的勞動、努力、投資和寶貴資源(如水、種子、飼料等),更不用說還有運輸和加工方面的投入。簡言之,浪費糧食會增加溫室氣體排放、加劇氣候變化。
這是個大問題。事實上,世界範圍內每天損失或浪費的可食用糧食數不勝數。全球來看,僅是收穫到零售環節的糧食損失比例就達約14%。零售和消費環節的浪費問題也很嚴重。
新冠肺炎疫情升至全國三級警戒,民眾開始了在家上班、上課的日子,而當全家人都在家吃飯時,不少人發現家中廚餘量爆增,許多當餐沒吃完的食物就這樣直接被丟棄,實在很浪費。在家防疫想吃得健康營養又希望能珍惜糧食,不妨參考國外網站《treehugger》提出的6個小技巧,只要稍微轉變想法、利用簡單的小道具,在家防疫也能吃得安心、對得起地球。
1、當餐沒吃完隔餐再利用
每次小孩碗裡都留最後一口,然後說:「我吃不完了。」碰到這種情況先別發火,不想浪費食物的話,可以將家人當餐沒享用完的食物,例如青菜、白飯、肉類等收集起來,隔餐炒成什錦炒飯或煮成大雜燴,又是全新的美味。另外,小嬰孩進食時掉在回收盤上的零碎食物,也能留做下一份零食食用。
2、備妥小容器存放剩食
家中準備一些小型容器,便於存放剩食。像是孩子喝不完的牛奶,倒入容器、放進冰箱,第二天可以加到咖啡裡變成拿鐵,或是用來炒蛋增添風味和營養。中午剩的半碗湯飯裝入小容器中,下午拿出來當小點心吃。外送叫的墨西哥捲餅沒吃完,裝進小盒中,隔天煮少量蔬菜或調味咖哩,加入捲餅中就成了新的一餐。有了小容器能更好利用冰箱空間。
3、找出食物浪費模式
為了防疫減少外出,你是否一次就爆買超出冰箱和家人能負擔的食材?其實很多生鮮蔬果的保期沒那麼長,不想浪費食材的話,可以記下近來最常扔掉的食物,在採買時記得克制分量。另外,烹煮時就先想好,如果食物想立刻吃完、不想再加熱或難以保持良好狀態,像是炸薯條和生菜沙拉,那麼分量一次就不要做得太多。
4、先吃易腐爛的食材
承上,如果買回來的青菜、水果已經很熟了,盡快放入冰箱保存,並且先料理這些食材,才不會讓它腐壞浪費了。除了直接煮來吃,也可以變化料理方式,例如將熟到快腐敗的水果們,製成水果甜點,反而比直接吃更加美味;就快爛掉的蔬菜們可以加上乳酪做成派,或做成蔬菜通心粉等,這些都是能消耗大量即將變質食物的簡便方法。
5、改變食譜做法
有些人是因為居家防疫才開始下廚,還不熟練食材分配以及料理方式,通常是上網搜尋食譜按部就班烹煮,但如果不懂變通,埋頭就按照食譜做,很可能會因為少了某些食材而去購買,但用量只需一點點,剩下的放到過期造成浪費,像是蔥、蒜、洋蔥等辛香料,建議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調配分量使用。另外,可用能存放更久的乾貨取代新鮮食材;如果不能一直用到的新鮮食材,就不要購買整包。
6、根據食物特性和標明的儲存條件存放
對於可短期儲存的食物,應根據食物特性和標明的儲存條件存放,並在一定期限內吃完,避免食物不新鮮或變質,造成浪費。例如,肉類可以切成小塊分別裝袋後放入冰箱冷凍室,食用時取出一袋即可;袋裝米麵可在取後將袋口紮緊,或轉移保存在適當的密閉容器中,並存放在陰涼乾燥處。
7、利用冰箱冷凍功能
若購買了較多的蔬菜,為了達到長時間保存的目的,可以將其進行簡單的加熱後,分成小份量放入冰箱冷凍室冷凍保存,既方便使用,也可以避免浪費。
文章轉自網路,如有侵權,請聯繫我們刪除:健康頭條 » 珍惜食物,減少浪費”從家庭做起減少食物浪費